2023年3月9日,国内玉米价格呈现区域分化态势,东北地区稳中微调,华北地区小幅反弹,整体市场供需博弈加剧。东北因基层售粮进度加快,价格受潮粮上量压制;华北则因到货量减少出现阶段性反弹,但深加工企业库存充足抑制涨幅。关键亮点包括:东北主流收购价2580~2720元/吨,华北2800~2900元/吨,价差收窄至历史低位;玉米淀粉价格同步上涨,反映下游需求回暖;进口玉米成本优势扩大,对国内市场形成潜在压力。
分点论述:
- 东北价格震荡偏弱:黑龙江、吉林等地深加工企业报价周环比下降10~40元/吨,地趴粮集中上市导致阶段性供给过剩,贸易商建库意愿低迷。辽宁铁岭价格2700~2720元/吨,较前一周下跌20元,反映区域流动性差异。
- 华北反弹持续性存疑:山东潍坊、河北邢台等地收购价周环比上涨10~40元/吨,但企业按需采购且库存偏高,反弹动力不足。基层粮点囤粮意愿下降,贸易流通放缓加剧价格波动。
- 淀粉与副产品联动:玉米淀粉出厂价周涨20~60元/吨,食品与造纸需求回升带动加工利润修复,但高库存仍制约企业开机率,原料成本传导存在滞后。
- 国际价差冲击内贸:美玉米到港价较国产低320元/吨以上,广东港口库存174万吨维持宽松,饲料企业优先采购进口粮源,压制内贸玉米上涨空间。
总结提示:当前玉米市场处于供需再平衡阶段,短期价格受余粮释放节奏主导,建议关注4月基层售粮尾声后的库存重构机会。中长期需警惕小麦替代效应及国际谷物到港量变化对价格天花板的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