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非公海也非内海
南海的归属问题涉及地理、历史和法律等多重维度,综合权威信息分析如下:
一、南海的地理范围
南海北接中国大陆,南至加里曼丹岛和苏门答腊岛,西邻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东接菲律宾群岛,总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其范围覆盖了领海、专属经济区(EEZ)和大陆架等不同法律属性的海域。
二、南海的法律属性
- 领海与专属经济区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南海大部分区域属于中国的领海(12海里以内)和专属经济区(200海里以内)。这些区域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公海部分
南海最外层12海里以外为公海,属于国际航行自由区域,任何国家均可航行、飞越或铺设海底电缆。
三、南海与内海的区别
-
内海定义 :被国家领土完全包围,出口处宽度小于24海里(如渤海)。
-
南海特征 :其广阔范围远超内海定义,且包含多个邻国海域,不符合“完全属于一个国家”的内海标准。
四、争议与争议区域
部分国家(如越南、菲律宾)与中国的南海争议主要涉及岛礁主权和海洋划界问题,但根据历史文献和法理依据,中国对争议区域拥有充分主权。
总结
南海既非公海(仅最外层12海里),也非中国内海(未完全被陆地包围)。其法律属性由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公海三部分组成,中国对其中210万平方公里拥有主权,其余为国际公海。这一结论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相关国际法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