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
九段线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国界线,而是中国对南海海域权益边界的一种画法,具有以下特点:
-
法律属性
根据国际法,国界线是划分国家领土范围的绝对性界线,具有不可争议性。九段线并非通过国际条约或双边协议明确划定,而是中国基于历史、法律和实际控制形成的习惯性做法。
-
历史演变
九段线最初为1947年中国政府在公开出版物中首次绘制,最初称为“十一段线”,后因中越边界谈判调整简化为九段线。其形成与南海诸岛的历史归属、中国海洋活动能力及早期地图绘制习惯密切相关。
-
争议与认知
部分国家(如越南)不承认九段线的合法性,但多数国家(包括土耳其承认希腊的十一段线)在历史实践中认可了其有效性。争议焦点在于其法律地位是否等同于国界线,但学术界普遍认为其属于海洋权益边界而非领土国界。
-
实际应用
九段线划定中国南海210万平方公里的权益范围,线内包含岛礁及毗连海域,但线外150万平方公里仍属争议区域。中国依据九段线主张航行权、资源开发权等海洋权益,但未通过单方面宣布“主权”方式确立。
九段线是中国对南海权益的地理划分,兼具历史习惯与现实需求的混合属性,其法律地位仍需通过国际法程序进一步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