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社保政策,社保缴纳15年是领取养老金的最低年限要求,但并不意味着缴满15年后就可以停止缴纳。以下是具体分析和建议:
一、基本政策要求
-
最低缴费年限
参保人员需累计缴纳养老保险满15年(含视同缴费年限),方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
退休年龄条件
需同时满足:
-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男性60岁、女干部55岁、女工人50岁);
-
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
-
二、已缴6年的后续选择
-
继续缴费至退休
-
继续工作 :通过单位继续缴纳社保,直至退休,期间缴费年限会增加,养老金待遇也会提高;
-
个人缴费 :若选择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继续缴费,需按月缴纳社保至退休,同样能积累缴费年限。
-
-
停止缴费的风险
-
若在未满15年时停止缴费,将无法领取养老金;
-
即使达到退休年龄,个人账户储存额可能不足以维持基本生活,且无法享受养老金调整带来的待遇提升。
-
三、延长缴费的益处
-
提高养老金待遇 :缴费年限越长,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部分越高;
-
医疗保障延续 :医疗保险缴费年限不足25年可能影响退休后医疗费用报销比例。
四、特殊情况说明
-
灵活就业人员 :若选择自主缴费,需关注当地最低缴费档次,避免因缴费基数过低影响养老金计算;
-
单位缴费责任 :若单位已依法缴纳,个人无需重复缴费。
总结
社保缴纳15年是基础门槛,但建议至少持续缴纳至退休。若经济条件允许,延长缴费年限是更优选择,可显著提升养老金待遇并保障长期生活。若因特殊原因无法继续缴费,可咨询当地社保部门了解过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