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点马鲛、康氏马鲛、中华马鲛等
马鲛鱼属(Scomberomorus)是鲭科马鲛属的统称,包含多个物种,主要分布于全球近海区域。根据现有资料,马鲛鱼属可分为以下主要种类:
一、中国特有或主要分布种类
-
中华马鲛(S. sinensis)
分布于中国南海、东海、黄海等海域,属于近海暖水性中上层鱼类,以鱼类、甲壳类为食。
-
康氏马鲛(S. commerson)
主要分布于中国东海、黄海和渤海,海南文昌铺前镇附近海域最为著名,体长可达200厘米以上,肉质肥美。
-
斑点马鲛(S. gutatus)
又称台湾䲠、白腹仔,体型较小(约80厘米),分布于中国南海、东海等,以小鱼、乌贼为食。
-
朝鲜马鲛(S. koreanus)
体长约150厘米,腹部较宽,分布于朝鲜半岛及中国黄海,属高经济价值食用鱼。
二、其他重要种类
-
蓝点马鲛(S. niphonius) :又称日本马加䲠,分布于西北太平洋,体长约1米,以鱼类、甲壳类为食,是常见食用品种。
-
刺鲅属(A.solandri) :如沙氏刺鲅,分布于南太平洋,属大洋性鱼类,以鳀、沙丁鱼为食。
三、形态特征对比
种类 | 体长范围 | 主要分布 | 特征描述 |
---|---|---|---|
斑点马鲛 | 80-150厘米 | 南海、东海等近海 | 体侧蓝黑色圆斑点,肉质细嫩 |
康氏马鲛 | 200厘米以上 | 东海、黄海、渤海 | 身体纺锤形,背部蓝灰色,腹部银白,黑斑遍布全身 |
蓝点马鲛 | 1米左右 | 西北太平洋(日本、中国) | 侧线波浪状,蓝黑色圆斑点,肉质紧实 |
四、生态与价值
马鲛鱼属为大型肉食性鱼类,常捕食鳀、沙丁鱼等,具有洄游习性。其肉质富含蛋白质,可油煎、炖汤或油炸,商业价值高。部分种类(如康氏马鲛)因肉质和体型特征,成为高端海钓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