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鲜水海、卑禾羌海
青海的原名及相关信息如下:
一、古称与别称
-
西海
青海湖在古代被称为“西海”,是青海最主要的古称,意为“青色的湖”。这一名称最早见于十六国时期。
-
鲜水海/卑禾羌海
西海在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称谓:
-
西汉末期称为“鲜水海”,“鲜”为羌语对“先”的音译;
-
其他文献中亦见“卑禾羌海”的记载,强调与羌族的关联。
-
-
其他名称
包括“西戎氏羌地”“三危地”等,分别出现在更早的商周时期和殷商以前。
二、历史沿革中的名称变化
-
先秦时期 :柴达木盆地已有先民活动,但具体行政名称未明确记载;
-
秦汉时期 :设西平郡管理湟水谷地,但“西海”作为整体名称已存在;
-
三国至元朝 :部分区域属魏地凉州,元朝时归宣政院管辖;
-
明清时期 :属朵甘都司等机构管辖,1928年设青海省时定名为“青海省”。
三、名称来源
青海的名称主要来源于境内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湖水在古代因盐分高、颜色青绿而得名,且与当地羌族部落(先零羌)密切相关。
青海的原名是 西海 ,其衍生名称包括鲜水海、卑禾羌海等,均与青海湖的地理特征和民族文化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