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甘肃省退休养老金整体涨幅预计维持在3%左右,调整方案通过定额调整普惠性提升、工龄价值量化计算、向高龄及艰苦地区倾斜三大亮点实现精准调控。这一涨幅既跑赢通胀又确保制度可持续性,充分体现“多缴多得”与“适度公平”的平衡原则。
-
定额调整部分普惠性增强
甘肃省预计将定额调整金额从2024年的30元提升至35元,所有退休人员均可获得等额基础性增长。这一调整尤其惠及低收入群体,通过“阳光普照”机制缩小养老金差距。 -
工龄挂钩体现差异化管理
工龄价值采用分段计算模式:15年及以下部分单价提升至20元,15年以上部分每年工龄价值微调至1.2元。例如,30年工龄者可增加45元,占总调整金额的24%-36%,强化“长缴多得”原则。 -
养老金水平挂钩比例结构性下调
与个人养老金水平挂钩的比例从0.9%降至0.7%,旨在降低高收入群体的相对涨幅,通过“提低限高”策略促进整体公平性,使月养老金3000元者实际涨幅可达3.5%以上。 -
高龄与艰苦地区享受专项补贴
年满70周岁以上退休人员每月额外增加30-35元,边远艰苦地区根据地域等级叠加9-14元补贴。双重倾斜政策显著提升特殊群体的生活质量。
此次调整通过优化定额、挂钩、倾斜三大机制,在保障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性的重点回应了低收入、高龄及边远地区退休人员的核心诉求。建议退休人员结合自身工龄、养老金基数及年龄等要素,通过人社部门官方渠道测算个性化涨幅,提前规划养老资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