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职工养老保险转入居民养老保险是否划算,需根据个人实际情况综合判断,以下是关键分析:
一、待遇差异
-
基础养老金与缴费档次
职工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且每年增长约100-200元。
居民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较低,按现行计发系数(0.6-30%)计发,年增长约20-30元。
-
实际收入差距
例如:
-
职工养老金最低档(按当地平均工资的60%缴费)约800-1000元/月;
-
居民养老保险最低档仅100-200元/月。
-
二、转移限制与损失
-
转移条件
只有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缴费年限不足15年时,才能选择转入居民养老保险。
-
资金转移规则
-
个人账户 :可转移储存额(约60%-845.4元/月,按缴费基数比例计入);
-
统筹账户 :无法转移(约507.24元/月按职工标准计入)。
-
-
损失计算
若按职工养老保险最低档缴费(月缴845.4元),转为居民养老保险后每月损失约507.24元。
三、适用场景建议
-
适合转移的情况
-
年龄较大 :接近退休年龄且缴费年限不足15年;
-
经济压力大 :无法承担职工养老保险缴费;
-
偏好灵活性 :希望尽早领取基础养老金。
-
-
不建议转移的情况
-
缴费年限充足 :预计15年后退休;
-
经济条件较好 :能承担职工养老保险费用;
-
长期养老规划 :职工养老金待遇更高。
-
四、其他选择
-
延迟退休 :若缴费年限不足,可延迟退休以增加缴费年限;
-
继续职工养老保险 :通过提高缴费基数或职业年金积累更多待遇。
职工养老保险待遇显著高于居民养老保险,且转移存在资金损失风险,建议根据年龄、缴费年限和经济状况谨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