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市护国寺的全称为 大隆善护国寺 。该寺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是明代始建、历经多朝修缮的佛教寺庙,具有深厚的历史与文化价值。以下是详细信息:
-
历史沿革
- 初建于元代,由高僧定演创建,初名“崇国寺”。明宣德四年(1429年)更名为“大隆善寺”,明成化年间赐名“大隆善护国寺”,后简化为“护国寺”。清康熙年间曾由蒙古王公贝勒重修。
-
地理位置
- 位于嘉峪关市峪泉镇黄草营村,地处悬臂长城脚下,与嘉峪关关城隔河相望。
-
建筑特色
-
现存两处寺院:
-
上院(1993年重建):占地9000平方米,包含山门、大雄宝殿等古建筑,是北方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
-
下院(1999年新建):位于兰新西大桥北侧,占地27000平方米。
-
-
-
文化意义
- 既是宗教活动场所,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宗教文化、建筑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承载着弘扬佛法、保护国家安宁的宗教理念。
嘉峪关护国寺的全称应为 大隆善护国寺 ,其历史可追溯至元代,历经明清修缮,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