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标无效的法定情形主要包括评标标准违规、程序违法、人员资质不符等核心问题,具体表现为使用未确定的评标方法、评标委员会组建不合法、成员存在回避未回避等行为,且这些行为直接影响评标结果时,评标将被判定无效。
-
评标标准与方法违规
使用招标文件未明确的评标标准或方法,或标准含有倾向性、排斥性内容,限制投标人公平竞争并影响评标结果。例如,擅自更改评分规则或设置不合理的技术门槛。 -
评标委员会组成不合法
评标委员会的组建不符合法定人数或专业要求,或应当回避的成员(如与投标人有利害关系)未回避,导致评标程序存在瑕疵。 -
评标过程存在违法行为
评标委员会成员在评标中收受贿赂、篡改评分记录等违法行为,或擅自泄露评标信息,直接影响评标公正性。 -
投标文件实质性缺陷
投标文件未响应招标文件核心要求,如未提交保证金、报价超预算、资格不符等,评标委员会未按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