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行政区划调整
范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其县城部分区域位于山东省境内,这一现象主要由以下历史原因导致:
一、历史行政区划演变
-
早期归属争议
范县历史上曾长期属于山东省,其名称来源于南邻的范水,在元朝及明清时期均归山东管辖。但因黄河泛滥等自然灾害,金堤河成为河南与山东的分界线,导致范县被分割为南北两部分。
-
1964年行政区划调整
为解决黄河泛滥对河南、山东两省的治理难题,国务院于1964年将原属山东的金堤河南部5个区划归河南省范县,而范县老城区(包括县城)仍留在山东省境内。这一调整导致范县成为“飞地县城”,被山东莘县樱桃园镇包围,形成独特的地理现象。
二、地理与行政管理的特殊性
-
黄河改道的影响
黄河多次改道导致范县与山东地区形成紧密联系。金堤河作为分界线,其南北两侧的范县区域因历史变迁多次调整归属,但县城始终未随行政区划迁移。
-
飞地现象的成因
由于县城位于金堤河以北的樱桃园镇,而该区域划归河南后无法立即迁移,导致县城被山东包围,仅保留一条公路与河南辖区相连。这种情况持续数十年,直至1995年河南在金堤河以南新建城区。
三、管理现状
-
行政归属 :范县老城区仍属河南省管辖,但新县城位于山东境内。两地之间仅通过公路连接,形成“省界飞地”。
-
经济与社会影响 :这种特殊地理现象对当地行政管理、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产生了一定影响,例如需跨省办理部分行政事务。
范县县城位于山东境内的现象是历史行政区划调整、黄河泛滥等自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属于中国独特的“飞地县城”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