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视同缴费年限可以拿到的养老金金额取决于实际缴费年限、当地平均工资、个人缴费指数等因素,通常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构成。 关键亮点:基础养老金计算包含视同年限,过渡性养老金专门补偿未实际缴费的年限,最终金额需通过公式综合测算,无法直接给出固定数值。
-
基础养老金计算
公式为:基础养老金=2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总缴费年限(含视同5年)×1%。其中,视同缴费年限与后续实际缴费年限合并计算,若总年限为20年(含视同5年),假设当地平均工资为8000元,缴费指数为1,则基础养老金为(8000+8000)/2×20×1%=1600元/月。
-
过渡性养老金补偿
针对视同缴费年限无个人账户积累的问题,按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当地平均工资×视同缴费指数×视同年限×1.3%计算。若视同指数为1,则5年过渡性养老金为8000×1×5×1.3%=520元/月。
-
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
仅与实际缴费年限挂钩,公式为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如60岁退休按139个月计算)。若实际缴费15年、账户余额10万元,则每月约720元。
总结:5年视同缴费年限的实际收益需结合后续缴费情况动态计算,建议通过社保部门或养老金测算工具输入个人数据获取精准结果。早缴费、长缴费、提高缴费基数可显著提升总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