缴费基数的确认直接关系到社保缴纳金额和未来待遇,核心规则是:以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为基准,但需遵循当地社平工资60%-300%的上下限限制。新员工首月按起薪工资核定,灵活就业人员可自主选择基数范围内档位。
-
在职员工基数确认:用人单位参保人员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申报。若工资低于社平工资60%则按下限缴纳,高于300%则按上限缴纳。例如浙江省规定,2024年缴费基数下限为4812元(社平60%),上限为24930元(社平300%)。
-
新员工特殊规则:首月工资满勤则直接作为基数;未满勤可按实际工资核定,次月起需调整为全月工资。双方也可协商直接按全月工资申报。
-
灵活就业人员选择权:个人参保可在社平工资60%-300%间自主选择基数,如上海2025年范围为7384元至36921元,缴费比例通常为20%(养老保险)[^74. 工资统计口径:基数包含税前工资、奖金、津贴、加班费等全部工资性收入,代扣代缴部分(如个税、公积金)也需纳入计算。
提示:基数一年一调,逾期可能影响待遇。用人单位需如实申报,避免少缴风险;灵活就业人员建议根据长期规划选择合理档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