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被称为“岱岳”的原因主要与历史、文化和地理特征相关,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名称的由来
-
古称与别称
泰山古称“岱山”,是五岳之首的专用名称,其他四岳(华山、恒山、嵩山、衡山)并称“五岳”。春秋时期开始使用“泰山”这一名称。
-
“岱”的含义
“岱”指泰山的别称,源自“岱宗”一词。根据《风俗通义》记载,“岱”意为“始”(祖先)和“宗”(宗长),象征万物之始、阴阳交汇,故称“五岳长”。
二、文化象征与历史地位
-
五岳之首的定位
泰山因地理位置居五岳之首,且被古代帝王视为“群神所居”,历代帝王在此封禅祭天,进一步确立了其尊崇地位。
-
文化载体
泰山承载了中华民族对自然的敬畏与对历史的尊重,成为“中国历史文化的缩影”。杜甫《望岳》等文学作品更强化了其文化象征意义。
三、地理特征与神话传说
-
地理位置
泰山位于山东中部,地处津浦铁路东侧,横跨济南市与泰安、历城、长清三县,总面积42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545米,为五岳第三高峰。
-
神话传说
传说中,泰山曾因“过度疲劳”被压于山下,后来难民在此繁衍生息,以纪念“劈云”的岱山,故称“泰山”。这一传说与泰山“五岳独尊”的地位相呼应。
总结
“岱岳”是泰山作为五岳之首的尊称,既包含地理标识功能,又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其名称源于古称“岱山”的演变,与历史地位、文化象征及神话传说紧密相关,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