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的作用可分为以下几方面:
一、对个人的作用
-
经济风险保障
通过个人缴费与政府补贴结合的方式,参保人员在疾病或意外时可获得医疗费用补偿,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例如,普通住院报销比例达70%,年度封顶线13万元。
-
降低医疗支出
医疗费用过高可能导致家庭破产,医保通过报销机制显著降低自费比例。如门诊在乡村医疗机构按50%比例报销,三甲医院报销比例降低。
-
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
个人年缴400元(含财政补贴670元),即可享受全年医疗保障,覆盖约13.6亿人,覆盖范围远超职工医保。
二、对社会的功能
-
促进社会公平
该制度覆盖城乡非从业居民、学生、新生儿等群体,打破户籍限制,通过财政补贴缩小城乡医疗保障差距。
-
维护社会稳定
减轻因病致贫风险,防止因重大疾病引发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
推动分级诊疗
通过差异化报销比例(基层医疗机构70%、三甲医院降低比例),引导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服务利用率。
三、对医疗体系的影响
-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大病保险与基本医保的衔接,鼓励医疗机构合理诊疗,避免过度医疗。
-
促进医药卫生改革
巨大参保规模为医药价格谈判提供市场基础,推动药品和诊疗成本降低。
-
实现健康互助
通过大数法则,实现风险共担,确保医保基金可持续发展。
四、其他意义
-
引导健康行为 :部分政策(如门诊报销)可能激励参保人进行预防性医疗和健康管理。
-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作为民生保障支柱,与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共同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网。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通过经济保障、风险分担、资源优化等多维度作用,成为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