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金法检测原理基于 静电结合的抗原抗体反应 ,通过胶体金标记抗体或抗原实现快速、灵敏的免疫检测。以下是具体解析:
一、核心原理
-
胶体金的特性
胶体金是通过氯金酸(HAuCl₄)在还原剂作用下聚合形成的金颗粒,呈弱碱性带负电荷,可稳定吸附带正电荷的蛋白质等大分子。
-
静电结合机制
胶体金颗粒表面的负电荷与样本中目标抗原或抗体的正电荷基团(如氨基酸侧链)发生静电吸附,形成稳定的结合。
-
双抗体夹心或竞争结合
-
双抗体夹心法 :检测样本中的抗原时,样本中的抗原与胶体金标记的特异性抗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抗原复合物,再通过另一株单克隆抗体(如检测线上的抗体)捕获,最终在检测线处形成可见的红色条带。
-
竞争结合法 :检测样本中的抗体时,样本中的抗体与金标抗体竞争结合样本中的抗原,未结合的金标抗体继续与检测线上的抗原结合,通过条带颜色变化判断样本中抗体的存在。
-
二、应用场景
-
快速检测
胶体金法操作简便,可在10分钟内出结果,适用于急诊筛查、无偿献血检测等场景。
-
常见检测项目
-
艾滋病检测 :通过检测HIV 1/2抗体,辅助诊断艾滋病感染。
-
毒品检测 :如苯二氮卓类药物检测,通过竞争消线法判断尿液中的药物浓度。
-
新冠抗原检测 :快速筛查新冠感染,结果需结合核酸检测确认。
-
三、技术优势
-
高灵敏度 :能检测到微量的抗原或抗体。
-
稳定性强 :胶体金颗粒在常温下稳定,适合现场检测。
-
无需复杂设备 :操作简单,无需专业仪器。
四、注意事项
-
胶体金法仅用于 初步筛查 ,确诊需进一步检测(如免疫印迹法)。
-
样本处理需规范,避免交叉污染。
通过上述机制,胶体金法成为免疫检测领域的重要技术,凭借其便捷性和高灵敏度,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公共卫生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