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磷酸盐血症需通过“3D原则”综合干预:严格限制高磷饮食(Diet)、合理使用磷结合剂药物(Drugs)、充分透析清除(Dialysis)。关键措施包括避免加工食品、选择低磷蛋白比食物、调整透析频率与时长,并结合含钙/非钙磷结合剂控制血磷水平,预防血管钙化等并发症。
-
饮食控制
减少磷摄入是基础措施,优先选择磷蛋白比<12mg/g的食物如蛋清、豆腐,避免火腿、可乐等高磷加工食品。水煮肉类并弃汤可降低磷含量,每日磷摄入量建议控制在1500mg以内。植物性食物磷吸收率(40%-60%)低于动物蛋白和无机磷添加剂(90%-100%),需警惕食品标签中的磷酸盐添加剂。 -
药物治疗
磷结合剂需随餐服用,含钙制剂(碳酸钙、醋酸钙)需监测血钙以防高钙血症;非钙药物如司维拉姆、碳酸镧适用于长期治疗,但可能引起便秘或胃肠道反应。肾功能正常者可短期使用生理盐水扩容促磷排泄,铝剂因毒性风险已淘汰。 -
透析强化
常规血液透析(每周3次)对磷清除有限,建议延长至每周6-7次或夜间透析8-10小时。腹膜透析每日仅清除300mg磷,需联合其他措施。透析患者需定期检测血磷、PTH及钙水平,及时调整方案。
科学控磷需长期坚持饮食管理、药物依从性与透析优化,定期监测指标并避免高磷食物隐形摄入,可显著降低心血管风险与骨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