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增多的典型症状包括低钠血症、尿液浓缩、水肿及神经系统异常,严重时可引发抽搐甚至昏迷。这种激素失衡可能由药物、肿瘤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诱发,需结合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
-
低钠血症相关症状
ADH分泌过多导致肾脏过度重吸收水分,稀释血液中的钠离子浓度。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头痛、肌肉痉挛,严重时出现意识模糊或癫痫发作。低钠血症的进展速度与症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急性病例危险性更高。 -
尿液异常表现
患者24小时尿量显著减少(通常低于800ml),尿液颜色深且比重增高(>1.020)。尽管体内水分潴留,尿钠排泄量却反常增加(>40mmol/L),形成“高尿钠低血钠”的矛盾现象。 -
神经系统损伤风险
快速进展的低钠血症可引发脑细胞水肿,表现为定向力障碍、步态不稳、嗜睡等。当血钠浓度低于120mmol/L时,可能发生不可逆的脑损伤,需紧急处理。 -
潜在并发症警示
长期ADH异常分泌可能伴随血压波动(初期升高后期降低)、全身性水肿(尤其眼睑和下肢),部分患者出现食欲减退、乏力等全身症状。合并心衰或肝硬化者症状可能加重。
当出现持续性口渴感减弱、尿量骤减伴精神异常时,应及时检测电解质与尿渗透压。临床治疗需同步处理原发疾病与电解质紊乱,限制液体摄入是基础干预手段,重症患者需在监护下进行钠盐补充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