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感染需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针对性药物,细菌性感染首选能穿透血脑屏障的抗生素(如头孢曲松、万古霉素),病毒性感染需用抗病毒药(如阿昔洛韦),结核性感染则需联合抗结核药物(如利福平+异烟肼)。 早期足量用药、联合治疗及对症处理是关键,具体用药需严格遵循医生指导。
-
细菌性颅内感染:以穿透血脑屏障的抗生素为主。青霉素敏感菌感染可用氨苄西林或头孢曲松;耐药肺炎链球菌需联合万古霉素;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推荐头孢他啶+氨基糖苷类。重症患者需静脉大剂量给药,疗程通常持续2-6周。
-
病毒性颅内感染:疱疹病毒(如HSV、VZV)首选阿昔洛韦静脉滴注,疗程14-21天;CMV感染需更昔洛韦联合膦甲酸。早期抗病毒治疗可显著降低死亡率。
-
结核性颅内感染:采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四联疗法,全程需6-12个月。利福平在炎症期脑脊液浓度较高,是核心药物。
-
真菌性颅内感染:隐球菌脑膜炎需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念珠菌感染可用氟康唑。抗真菌治疗需监测肝肾功能及血药浓度。
-
特殊情况处理:神经外科术后感染常需万古霉素+头孢吡肟;脑脓肿需加用甲硝唑覆盖厌氧菌。地塞米松可辅助减轻炎症反应,但需在首剂抗生素前使用。
提示:颅内感染病情凶险,切勿自行用药!必须通过腰穿、影像学等明确病原体后,由专科医生制定方案。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必要时结合手术引流或降颅压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