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肾弥漫性病变是指因各种原因导致的肾脏实质损害,治疗需根据病因、肾脏病理类型制定个体化综合方案,包括对症、药物、手术及透析治疗。具体处理方法如下:
- 明确诊断:前往肾内科、小儿科(儿童患者)或急诊科就诊。医生一般通过血常规判断有无贫血、感染等;尿常规及尿生化初步了解病情;24 小时尿蛋白定量辅助诊断;肾功能检查评估肾脏损伤程度;血清蛋白电泳排查肾淀粉样变性;还可能借助 B 超、CT、病理活检等,其中肾脏穿刺活检对明确肾脏病理类型意义重大。
- 针对病因治疗:由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型肾病、肾淀粉样变等不同病因引发的双肾弥漫性病变,治疗手段大不相同。比如,肾盂肾炎引起的,若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常首选对革兰阴性杆菌有效的氧氟沙星、阿莫西林等药物;糖尿病肾病引起的,需选择合适的降糖、降脂药物 ,如阿卡波糖、阿托伐他汀等。
- 对症治疗:存在水肿症状时,进行利尿消肿;血压升高的患者,要降血压以预防心脑并发症。一般会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 Ⅱ 受体阻断剂(ARB)控制血压,像卡托普利、缬沙坦等,它们还有减少尿蛋白、延缓肾功能恶化的作用 。
- 药物治疗:除上述药物外,糖皮质激素适用于肾病综合征、肾淀粉样变性等,能利尿、消除尿蛋白,如泼尼松;免疫抑制剂可协同激素治疗激素依赖或抵抗的肾病综合征及肾淀粉样变性患者,像环磷酰胺等。
- 手术及透析治疗:病情进展至慢性肾功能不全终末期,如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等引发的肾衰竭,可考虑肾移植。若无法进行肾移植,存在透析指征时,可通过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方式,维持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
- 饮食与生活调整:日常遵循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原则,减轻肾脏负担。避免过度劳累、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睡眠。尽量避免接触肾毒性物质,如某些药物、化学毒物等,还要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
双肾弥漫性病变的预后受疾病类型、病变程度、治疗时机等多种因素影响。若出现蛋白尿、血尿、水肿、腰痛等相关症状,务必及时就医,积极配合治疗,定期复查,以控制病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