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津贴的发放与工作场所温度密切相关。当工作场所温度达到33℃以上,或露天环境下的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时,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以保障劳动者的健康与权益。
具体条件
温度要求:
- 室内工作场所温度达到33℃以上,且用人单位无法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温度时,需发放高温津贴。
- 露天工作场所的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同样需发放高温津贴。
适用人群:
- 包括从事露天作业的建筑工人、环卫工人、交警巡警等。
- 室内高温作业的炼钢工人、机械铸造工人等也符合条件。
发放时间:
- 高温津贴通常在每年6月至9月期间发放,具体时间可能因地区政策而异。
注意事项
- 高温津贴的具体标准由省级政府或劳动保障部门制定,金额因地区而异。
- 用人单位不得因高温天气停止工作或降低劳动者工资,同时需加强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保护。
总结
高温津贴的发放旨在保护劳动者在高温环境下的健康安全,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如工作场所温度达到33℃以上,或露天作业环境温度超过35℃,劳动者应主动要求用人单位支付高温津贴,以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