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补
关于养老保险漏缴一个月的补缴问题,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补缴可能性
-
可补缴的情形
若养老保险仅漏缴一个月,且参保人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男性60岁、女性50岁),通常可以补缴。补缴后缴费年限将连续计算,不会影响退休金计算。
-
不可补缴的情形
若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则无法补缴。
二、补缴流程与材料
-
联系经办机构
需向当地社保经办机构(如社保局、劳动保障局)提交书面申请,说明漏缴原因及补缴意愿。
-
准备材料
需提供身份证、社保卡、工资证明、银行账户等材料,部分地区可能需《养老保险欠费补缴/信息注销申报表》。
-
缴费方式
按经办机构指引通过银行代扣、现金或自助服务缴费,补缴后需保持正常缴费记录。
三、注意事项
-
滞纳金与利息
补缴时需支付滞纳金(通常按同期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计算)及利息,具体金额以经办机构核算为准。
-
长期中断的影响
若连续中断缴费超过15年,需缴费至满15年或转入新型农村/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否则可能无法领取养老金。
-
灵活就业人员专项政策
海南省允许2025年底前一次性补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其他地区需咨询当地社保部门。
四、补缴时效
-
一般情况 :需在欠缴后2年内补缴,部分地区(如海南)延长至年底前。
-
特殊群体 :灵活就业人员需关注当地通知(如2025年1月25日前需补缴)。
五、建议
建议尽快联系当地社保经办机构,了解具体补缴流程及材料要求,避免因政策调整影响补缴。若已错过补缴期限,可咨询机构确认是否仍有补缴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