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性眩晕是一种因体位突然改变(如躺下、坐起、翻身)引发的短暂眩晕感,典型表现为天旋地转、站立不稳,可能伴随恶心、出汗甚至呕吐。其发作通常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但部分患者会残留头重脚轻的漂浮感。
-
核心症状:
- 旋转感:患者常描述为“房间在转”或“自己像在船上摇晃”,尤其在头部快速转动时加剧。
- 失衡与步态不稳:眩晕发作时可能无法直立,需扶靠物体防止跌倒。
- 伴随症状:部分人会出现耳鸣、听力下降(耳源性疾病导致),或心慌、冷汗(自主神经反应)。
-
触发场景:
- 日常动作如起床、弯腰捡东西、躺下翻身等易诱发,且重复相同体位会再次引发症状。
- 少数患者在特定头位(如右侧卧)时眩晕更明显,可能与耳石脱落位置有关。
-
个体差异:
- 轻症者仅感短暂头晕,重症者可能因剧烈眩晕被迫静止不动。
- 部分人发作后无异常,但频繁发作者可能长期存在不平衡感。
提示:若眩晕反复出现或伴随头痛、视力模糊,需及时就医排查耳石症、低血压或脑血管问题。日常避免突然变换体位,起身时动作放缓,必要时进行前庭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