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县的历史行政区划变迁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古代时期
-
春秋时期
萧县古为萧国都城,春秋时期附属于宋国。
-
秦汉至隋唐
秦朝设置萧县,先后属砀郡、泗水郡、沛郡等,至隋唐时期成为重要城市。
-
三国至宋朝
三国时期属魏豫州谯郡,宋朝时为彭城县(铜山),均属徐州府管辖。
二、近代至现代变迁
-
清朝至民国时期
清朝康熙六年(1667年)分属江苏、安徽后,萧县长期属江苏省徐州府管辖,直至1955年划归安徽省。
-
1955年行政区划调整
因历史原因,萧县由江苏省划归安徽省宿县专区管辖,此后一直属安徽省。
三、当前行政地位
-
归属 :现属安徽省宿州市管辖,是宿州市代管县级市。
-
地理范围 :位于安徽省北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总面积1871平方公里。
四、与徐州的关联
- 萧县与江苏省徐州市历史联系紧密,曾为徐州老八县之一,两地民俗、方言高度相似,被誉为“淮海明珠”。
萧县历史上曾长期属于江苏省,1955年因行政区划调整划归安徽省,现仍与徐州保持密切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