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县和砀山县划归安徽省的时间是 1955年 ,具体背景和过程如下:
一、1955年行政区划调整的核心事件
-
调整原因
为了解决洪泽湖治理问题,1955年2月国务院作出调整,将江苏省的 砀山县、萧县 划归安徽省宿县专区管理,同时安徽省将 盱眙县、泗洪县 划归江苏省淮阴专区。
-
调整结果
-
萧县、砀山县成为安徽宿州的一部分,形成“安徽宿州,江苏淮阴”的局面。
-
江浦县因历史原因(1949年曾短暂划入安徽)后重新划回江苏,现属南京市浦口区。
-
二、调整的复杂性和影响
-
行政交接的难度
调整涉及土地面积、人口数据、档案资料等2000余项内容,仅资料整理就耗时一个月,人员调动和机构设置也需重新规划。
-
长期影响
-
地理隔离 :天长市(原属安徽)成为江苏“飞地”,导致两省在交通、经济、行政管理上存在障碍。
-
发展差异 :安徽宿州因失去萧县、砀山的发展资源,经济增速放缓;江苏则通过交换获得盱眙、泗洪,增强了洪泽湖治理能力。
-
三、历史背景补充
-
历史沿革 :萧县、砀山县在1949年前属江苏徐州专区,1953年皖苏行署区撤销后短暂归安徽,1955年因洪泽湖问题再次调整。
-
区域协同 :此类调整反映了建国初期通过行政区划变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探索,但往往伴随管理成本和地理隔阂。
萧县和砀山县划归安徽的时间节点为 1955年2月国务院调整决定后 ,但完全恢复行政管辖权是在1953年皖苏行署区重新合并江苏省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