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医保审核后会有详细记录,具体记录方式和流程如下:
一、审核记录的组成与来源
-
医疗机构记录
接诊医生需在病历中如实记录受伤时间、地点、事发经过等关键信息,并填写《酒泉市参保人员意外伤害医保待遇备案表》《外伤无第三方责任承诺书》等材料。这些记录是审核的基础依据。
-
调查取证材料
医疗机构会制作《调查取证笔录》,通过询问当事人、目击证人、首诊医生及村组干部,核实受伤过程及是否符合报销范围。部分地区(如三原县)还实行每周固定时间入院调查制度,确保信息的真实性。
-
第三方责任证明
若存在第三方责任人、交通事故或违法/酗酒/自残等情况,医保部门会要求出具相关证明,以排除非医保支付范围的情形。
二、审核流程与监督机制
-
初审与复审
医疗机构完成初步审核后,将材料提交至医保部门。医保部门会联合稽核,通过多渠道核实信息,严防基金漏洞。
-
公示与反馈
经审核通过的外伤人员名单会进行公示,公示期为7个工作日。期间接受社会监督,若无异议则进入报销流程。若发现虚假信息,医保部门会追责并取消报销资格。
三、记录的法律效力
-
骗保责任 :若参保人提供虚假材料或隐瞒事实,将承担法律责任并没收违规金额,同时影响个人医保信用记录。
-
基金保护 :通过严格审核机制,有效防止基金“跑冒滴漏”,保障参保群众合法权益。
总结
外伤医保审核后,相关记录贯穿医疗、调查、公示全流程,形成多层次监管体系。参保人员应配合提供真实信息,避免因违规操作影响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