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标无效,罚款,取消投标资格
在投标结束阶段查出串标围标行为,将依据《招标投标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严肃处理,具体措施如下:
一、法律后果
-
中标无效
一旦发现串标围标行为,相关投标将直接判定为无效,招标人可重新组织招标。
-
罚款处罚
-
对单位:处中标项目金额0.5%-10%的罚款;
-
对直接责任人:处单位罚款数额5%-10%的罚款。
-
-
没收违法所得
若存在非法获利,需予以没收。
-
取消投标资格
情节严重的,取消1-2年参与依法必须招标项目的投标资格,直至吊销营业执照。
-
刑事责任
若涉及行贿、诈骗等犯罪行为,将依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三条,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
二、处理流程
-
初步筛查
-
通过电子招投标平台对比投标文件中的报价、施工方案、技术参数等是否高度相似;
-
检查投标人基本信息(如联系方式、地址)及上传设备信息(IP/MAC地址)是否一致。
-
-
深入调查
-
分析报价规律性(如等差数列、固定比例变化);
-
调查投标人是否存在关联关系(如同一集团成员、高管交叉任职)。
-
-
证据收集
-
保留异常投标文件、通信记录、财务凭证等;
-
通过大数据分析建立投标人信用档案。
-
-
行政处理
-
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行政监督部门投诉举报;
-
依据《招标投标法》及《刑法》规定实施处罚。
-
三、注意事项
-
时间节点 :需在知道或应当知道违法行为之日起10日内投诉;
-
补充措施 :可要求招标人终止合同,追索损失;
-
法律救济 :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遏制串标围标行为,维护招投标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