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尿(24小时尿量少于400毫升或每小时尿量少于17毫升)可能是多种疾病的信号,包括但不限于肾脏疾病、心脏疾病、脱水以及药物副作用等。下面分点详细阐述:
-
肾前性因素:
- 血容量减少,如大出血、重度失水、大汗、腹泻、呕吐、大面积烧伤等,导致肾血流减少,进而影响尿液生成。
- 心功能不全,如各种原因所致的心力衰竭、严重的心律失常等,导致体循环功能不稳定,血压下降,肾血流减少。
- 肾血管病变,如肾动脉被肿瘤压迫、肾动脉血栓形成或栓塞、高血压危象等,导致肾缺血,急性肾衰。
-
肾性因素:
- 肾小球病变,如急进性肾炎和慢性肾炎因严重感染、血压持续增高或肾毒性药物作用引起肾功能急剧恶化。
- 肾小管病变,包括急性间质性肾炎、生物毒或重金属及化学毒所致的急性肾小管坏死、严重的肾盂肾炎并发肾乳头坏死等。
-
肾后性因素:
- 机械性尿路梗阻,如结石、血凝块、坏死组织阻塞输尿管、膀胱进出口或后尿道。
- 尿路外压,如肿瘤、腹膜后淋巴瘤、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前列腺肥大等,压迫输尿管或尿道,造成尿液排出困难。
- 其他因素,如输尿管手术后瘢痕挛缩、肾严重下垂或游走肾所致的肾扭转、神经源性膀胱等。
少尿可能是多种疾病的信号,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如果患者出现少尿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潜在疾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也有助于预防少尿症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