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固定
职工社保交够15年退休后能领取的养老金金额 不是一个固定的数额 ,而是根据多个因素综合计算的。以下是影响养老金金额的主要因素及计算公式:
- 基础养老金 :
-
计算公式:基础养老金 = (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 2 × 缴费年限 × 1%。
-
其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 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 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 个人账户养老金 :
-
计算公式:个人账户养老金 = 个人账户储存额 ÷ 计发月数。
-
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而定,例如60岁退休的计发月数为139个月。
- 过渡性养老金 (仅适用于特定情况):
- 计算公式:过渡性养老金 = 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 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 1997年12月31日以前的缴费年限 × 1.4%。
- 其他因素 :
-
个人的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如60%或100%)。
-
当地的职工平均工资水平。
-
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示例计算
假设:
-
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7000元。
-
个人缴费基数为60%,即每月缴费4200元。
-
缴费年限为15年。
-
个人账户储存额为60000元。
-
退休年龄为60岁。
基础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 = (7000 + 7000 × 0.6) ÷ 2 × 15 × 1% = 945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 = 60000 ÷ 139 ≈ 431.65元。
退休总养老金:
总养老金 = 945 + 431.65 = 1376.65元/月。
建议
由于养老金的计算涉及多个变量,建议咨询当地社保部门或使用官方提供的养老金计算工具,以获取更准确的养老金金额。随着政策的调整,计算方法和标准可能会有所变化,因此及时关注当地社保政策动态也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