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斑块的治疗目标是控制进展、预防并发症,而非完全根除。手术是唯一可能彻底清除斑块的方式(如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或支架植入术),但仅适用于狭窄≥70%的高危患者;多数患者需通过药物+生活方式干预稳定斑块,降低脑卒中风险。
-
手术治疗:
-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直接切除斑块,适用于狭窄≥70%或易损斑块患者,需全身麻醉,术后需长期服药。
- 支架植入术:微创介入,适合手术高风险患者,通过球囊扩张和支架撑开血管,但需终身抗凝治疗。
-
药物治疗:
- 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C)至1.8mmol/L以下,稳定斑块并减少炎症。
-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防止血栓形成,尤其适用于狭窄≥50%或斑块不稳定的患者。
-
生活方式干预:
- 饮食控制:低盐、低脂、高纤维,减少肥肉、油炸食品摄入,增加蔬菜和全谷物。
- 运动与体重管理:每周15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BMI控制在18.5-24。
- 戒烟限酒:吸烟会加速斑块进展,酒精每日不超过25克。
-
定期监测:
- 稳定斑块每6-12个月复查超声;不稳定斑块或术后患者每3-6个月检查,动态评估风险。
发现颈动脉斑块不必过度恐慌,多数人通过规范治疗可长期稳定。关键是根据狭窄程度、斑块性质及个人健康状况,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个体化方案,并坚持健康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