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痰湿内盛型
表现为形体肥胖、身体沉重、脘痞胸满等,常用导痰汤合四苓散加减,药物包括半夏、天南星、茯苓、猪苓等,以化痰利湿、理气消脂。 -
气郁血瘀型
特征为肥胖懒动、胸闷胁满,推荐血府逐瘀汤,含枳壳、柴胡、桃仁、红花等,可理气解郁、活血化瘀。 -
胃热火郁型
症状包括消谷善饥、大便干结,可用白虎汤合小承气汤,清泄胃腑郁热,通腑泄热。 -
脾虚不运型
表现为乏力、舌淡胖大,适合参苓白术散合防己黄芪汤加减,健脾益气、利水渗湿。 -
脾肾阳虚型
常见畏寒、水肿,推荐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温阳利水、健脾补肾。
常用单味中药:
- 山楂:消食化积、降脂活血。
- 荷叶:清热利湿、消膏降浊。
- 茯苓:健脾祛湿、利水消肿。
- 薏苡仁:利水渗湿、调节糖脂代谢。
注意事项:
- 中药需辨证使用,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配伍,避免自行用药。
- 配合饮食控制、适度运动可增强疗效,减少反弹风险。
- 部分案例显示,顽固性肥胖需长期调理,如抵当汤合温胆汤加减可改善痰瘀互结型肥胖。
根治肥胖需综合调理体质,中药可作为辅助手段,但需坚持规范治疗并建立健康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