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麻木是指患者自觉手脚出现麻木感,可伴随有感觉减退、疼痛、温度感觉减弱、手脚不灵活等表现,是肢体神经受损常见的一种症状。
手足麻木的常见原因
疾病因素
-
颈椎病:当颈椎骨刺挤压神经根时,可出现相应的手指放电样麻痛,手臂肌力减弱,手中握物会突然失落。若压迫颈段脊髓,还可有两足麻木、两腿无力、走路不稳等症状。
-
腰椎管狭窄症:老年人由于椎板或黄韧带的增厚或椎体后缘骨刺,常使腰椎管狭窄、马尾神经受压,可出现腿脚麻木,不能走远,甚至间歇性跛行。
-
周围神经挤压:如肘关节增生或骨折、尺神经沟不平,尺神经在滑动中受到挤压或磨损,可发生尺神经炎而出现小指麻痛、小鱼际肌萎缩等症状。
-
脑血栓:常一侧肢体麻木。多在夜间发病,有的伴有口眼歪斜、一侧肢体无力或偏瘫。
-
短暂性脑缺血:多系颈内动脉系统暂时性缺血,表现为侧头痛及对侧肢体麻木或软瘫。
-
末梢神经炎:常表现对称性手足麻木,“手套型”或“短袜型”感觉障碍。症状发展迅速,数天内可由肢体麻木发展到垂腕或垂足症。
-
低血钾:可引起周期性麻痹。手足麻木但无感觉异常,且能在数小时或几天内恢复。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长期糖尿病可能导致周围神经病变,引起手足麻木。
非疾病因素
-
冷刺激或冻伤:因末梢血管收缩、血运障碍,使手足缺血缺氧而致手足麻木。
-
其他:受风、疲劳、体位不适等因素也可引起手足麻木,一般经过休息可缓解。
手足麻木的治疗
-
受凉与局部压迫:应注意保暖,避免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中。对于局部压迫引起的麻木,可以适当进行按摩或热敷,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症状。
-
末梢神经炎: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抗感染、抗炎治疗等,可以遵医嘱使用营养神经的药物,促进神经恢复。
-
颈椎病与腰椎病: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如牵引、理疗、针灸等。若症状严重,保守治疗无效,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控制血糖水平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键,可按照医嘱使用营养神经的药物,促进神经恢复。
手足麻木的检查
-
神经系统检查:医生会通过观察、触诊、反射测试等方式,评估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
-
影像学检查:如X光、CT、MRI等,有助于发现骨骼、肌肉、血管及神经组织的异常。
-
血液检查:可以检测血糖、血脂、电解质等生化指标,以及维生素B12、叶酸等营养素的含量。
-
肌电图:可以评估神经传导速度是否正常,对于疑似神经病变的患者,肌电图检查能够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信息。
预防与保健
-
合理饮食:饮食要清淡、少盐,少摄入动物脂肪,多食用高纤维蔬菜,可帮助软化血管,缓解手脚麻木。
-
补充维生素:适当补充维生素B1和B6、维生素C,提高身体代谢功能,缓解手脚发麻症状。
-
多饮水:多饮水可降低血液黏稠度,防止血栓形成,改善脑供血。
-
适当活动:可在户外进行散步、慢跑、打太极等运动,但不可时间过长或运动量过大,运动前先热身10分钟。
-
定期体检:老人要定期查血压、血脂,以及做血液流变学检查,如有高血压或高血脂,及时治疗。
-
注意睡姿:睡觉时最好平躺,不要压着手脚。枕头高度一般以7-9厘米为宜,软硬也要适中。
-
作息规律:坚持早睡早起,不要熬夜,晚上不要长时间看电视。建议睡午觉。
如果出现手足麻木,应及时就医,查明病因,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