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饮食调理
- 营养均衡:多摄入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豆制品)、新鲜蔬果(如柑橘类、菠菜),补充维生素和蛋白质,增强免疫力。
- 食疗方推荐:
- 寒证(畏寒、腹泻):紫苏生姜羊肉汤、花椒蒸橙子。
- 热证(咽痛、黄痰):桑菊薄荷饮、枇杷花青橄榄汤。
- 虚证(乏力、多汗):山药茯苓粥、泥鳅参芪汤。
- 避免刺激:忌辛辣油腻食物,减少呼吸道刺激。
二、生活起居
- 充分休息: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 环境管理:保持室内通风,定期清洁高频接触物品(如门把手),流感高发期减少聚集。
- 个人卫生:勤洗手、戴口罩,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挡。
三、中医调护
- 代茶饮:
- 生黄芪+金银花+藿香(预防通用)。
- 藿香+佩兰+薄荷(痰湿体质)。
- 穴位按摩:按揉合谷、迎香、风池等穴位,缓解鼻塞、头痛。
- 艾灸/沐足:艾灸大椎、足三里等穴位温补阳气;中药沐足(38-42℃)促进血液循环。
四、运动与情志
- 适度运动:恢复期选择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消耗。
- 情绪调节:保持心情舒畅,通过音乐、阅读缓解焦虑,避免情绪波动影响恢复。
五、注意事项
- 及时就医:若出现持续高热(>39℃)、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等症状,需立即就诊。
- 疫苗接种:高危人群(老人、孕妇、慢性病患者)建议接种流感疫苗预防。
通过以上综合调养,可加速康复并减少后遗症。若症状反复或加重,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辨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