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河南省近年发布的政策文件,当前城中村改造的最新政策可总结如下:
一、政策目标与原则
-
稳慎推进与分类施策
强调根据城市类型(中心型/城郊型)、建筑质量、居住环境等因素,合理确定整治提升、拆除重建等改造方式。
-
保障性住房优先
优先将城中村改造与保障性住房结合,通过货币化安置(如购房补贴、公积金提取)、以购代建等方式,为新市民、低收入群体提供居住空间。
二、主要实施模式
-
货币化安置为主
-
房票安置 :居民持核发的房票(含补偿金额及政策性奖励)自主选择房源,购房款不低于房票金额的90%,最长有效期6个月。
-
自主购买/团购 :鼓励居民直接购买商品住房,或通过政府集中采购后分配。
-
以购代建 :政府通过专项借款购买已开工未销售的住宅项目,或委托开发商建设安置房。
-
-
拆整结合与历史保护
对2000年8月9日后未批建设的违法建筑不予补偿,合法建筑按1:1比例补偿(3层以下)。历史街区、文物修缮等特殊项目需单独规划,不纳入改造范围。
三、政策支持与保障
-
财政与金融支持
-
政府通过专项债券、税费减免、贷款贴息等方式筹集资金。
-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提供专项借款、公积金贷款优惠等。
-
-
程序与权益保障
改造方案需经村民大会同意并公示,确保公开透明。居民可自主选择安置方式,未使用房票视为放弃。
四、未来规划
2025年河南省计划改造城中村416个,新增保障性住房5.7万套,重点提升城市更新与韧性。未来将逐步扩大政策覆盖范围至近30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
以上政策综合了棚户区改造与城市更新要求,既注重解决居住问题,又兼顾城市功能优化与历史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