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中常见的符号及其意义如下:
-
基础运算符号
- 加号(+):表示加法
- 减号(-):表示减法
- 乘号(×或·):表示乘法
- 除号(÷或/):表示除法
- 并集(∪):表示两个集合的并集
- 交集(∩):表示两个集合的交集
- 根号(√):表示平方根
- 对数(log,lg,ln):表示对数,lg表示以10为底的对数,ln表示以e为底的对数
- 比(:):表示比值
- 微分(dx):表示微分的增量
- 积分(∫):表示积分
- 曲线积分(∮):表示曲线积分
-
几何符号
- 垂直(⊥):表示两条直线垂直
- 平行(∥):表示两条直线平行
- 角(∠):表示角度
- 弧(⌒):表示圆弧
- 圆(⊙):表示圆
- 全等(≌):表示两个图形全等
- 相似(∽):表示两个图形相似
-
代数符号
- 属于(∈):表示元素属于集合
- 包含于(⊆):表示集合包含于另一个集合
- 包含(⊇):表示集合包含另一个集合
- 任意(∀):表示全称量词
- 存在(∃):表示存在量词
-
特殊符号
- 圆周率(π):表示圆周率,约等于3.14159
- 斐波那契数列(φ):表示黄金分割数,约等于0.61803
- 自然对数底e:表示自然对数的底数,约等于2.718
-
数量符号
- i:表示虚数单位,满足i² = -1
- x,y:表示未知数或变量
- n,k,m:表示整数
-
关系符号
- 等号(=):表示相等
- 不等号(≠):表示不等
- 大于(>):表示大于
- 小于(<):表示小于
- 大于等于(≥):表示大于或等于
- 小于等于(≤):表示小于或等于
- 趋近(→):表示变量变化的趋势
- 约等于(≈):表示近似等于
-
结合符号
- 小括号(()):表示括号
- 中括号([]):表示中括号
- 大括号({}):表示大括号
- 横线(—):表示减号或横线
-
性质符号
- 正号(+):表示正数
- 负号(-):表示负数
- 绝对值符号(| |):表示绝对值
- 正负号(±):表示正负
-
省略符号
- 三角形(△):表示三角形
- 直角三角形(Rt△):表示直角三角形
- 函数(f(x)):表示函数
- 极限(lim):表示极限
-
排列组合符号
- 组合数(C):表示从n个元素中取r个元素的组合数
- 排列数(A):表示从n个元素中取r个元素的排列数
- 阶乘(!):表示阶乘
-
离散数学符号
- 全称量词(∀):表示对所有元素成立
- 存在量词(∃):表示存在某个元素成立
- 断定符(公式在L中可证):表示公式在逻辑L中可证明
- 满足符(公式在E上有效):表示公式在逻辑E上有效
这些符号在高中数学中广泛使用,掌握它们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