崤函古道、新安故城
三门峡市境内的主要历史遗迹包括:
一、核心文化遗存:崤函古道
-
历史地位
崤函古道是古丝绸之路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中原通往关中的咽喉要道,东起洛阳、西至长安,全长约1317米,现存道路遗存1317米以上,其中石质古道长约230米。
-
保护与荣誉
-
201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丝绸之路33个申遗项目中唯一的道路遗址。
-
2019年被核定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021年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单。
-
-
周边遗迹
包括石壕段(含驿站、烽燧遗址)、土质古道等,完整反映了历代交通体系。
二、古城遗址:新安故城
-
地理位置
位于义马市新区办事处下石河社区,东邻石河、涧河,是陇海铁路穿过的古代城镇遗址。
-
历史价值
-
研究中原地区古代城镇规划、建筑结构及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实物资料。
-
2019年与崤函古道石壕段同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称号。
-
三、其他相关遗址
-
仰韶村遗址 :位于渑池县,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以彩陶闻名,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
-
黄帝文化遗址 :包括铸鼎原聚落遗址群(灵宝市阳平镇),包含仰韶文化遗址和与黄帝相关的传说遗迹。
四、地理与历史背景
三门峡地处豫晋陕交界,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其地形以崤山为依托,函谷关与崤山并称“崤函”之塞。历史上,这里曾是秦晋之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如杜甫《石壕吏》的创作背景。
以上遗迹共同构成三门峡深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体系,兼具考古价值与历史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