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5年成都养老金计算规则,50岁退休的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组成。以下是具体计算方法和示例:
一、养老金构成
-
基础养老金
计算公式: $$
\text{基础养老金} = \frac{\text{退休上年度全省平均工资} + \text{退休上年度全省平均工资} \times \text{个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 \times \text{累计缴费年限} \times 1%
$$- 例如:若退休时全省平均工资为7750元,个人缴费指数为1.67,缴费年限33年,则基础养老金为:
$$
\frac{7750 + 7750 \times 1.67}{2} \times 33 \times 1% = 3496.65 \text{元}
$$
- 例如:若退休时全省平均工资为7750元,个人缴费指数为1.67,缴费年限33年,则基础养老金为:
$$
-
个人账户养老金
计算公式: $$
\text{个人账户养老金} = \frac{\text{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text{计发月数}}
$$-
50岁退休对应的计发月数为195个月。例如:
- 个人账户储存额186,895.3元时,个人账户养老金为:
$$
\frac{186,895.3}{195} \approx 958.44 \text{元}
$$
- 个人账户储存额186,895.3元时,个人账户养老金为:
$$
-
-
过渡性养老金
计算公式: $$
\text{过渡性养老金} = \frac{\text{退休上年度全省平均工资} + \text{退休上年度全省平均工资} \times \text{个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 \times \text{视同缴费年限} \times 1.3%
$$- 例如:若视同缴费年限20年,个人缴费指数1.67,则过渡性养老金为:
$$
\frac{7750 \times (1 + 1.67)}{2} \times 20 \times 1.3% \approx 865.1 \text{元}
$$
- 例如:若视同缴费年限20年,个人缴费指数1.67,则过渡性养老金为:
$$
二、总养老金计算示例
以50岁退休、平均缴费指数1.67、个人账户储存额186,895.3元为例:
$$
\text{总养老金} = 3496.65 \text{元(基础养老金)} + 958.44 \text{元(个人账户养老金)} + 865.1 \text{元(过渡性养老金)} = 5757.6 \text{元/月}
$$
三、注意事项
-
计发基数与缴费基数 :基础养老金与退休时全省平均工资挂钩(2024年为7822元),个人账户养老金与缴费基数(如7075元)相关。
-
其他因素 :过渡性养老金计算涉及1995年前的缴费年限,具体比例可能因政策调整而变化。
以上计算基于2023-2025年最新政策,实际金额可能因政策微调或个人账户积累差异略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