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糖皮质激素
如地塞米松、甲基强的松龙,可快速减轻脑水肿和炎症反应,尤其适用于急性期(如放疗后1-2年内)。推荐方案包括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3g静脉滴注,连续3天)或地塞米松口服(4-16mg/d,逐渐减量)。
2. 脱水降颅压药物
如甘露醇,用于急性期颅内压升高时短期控制症状(疗程5-7天)。
3. 神经营养与修复药物
- 神经节苷脂、鼠神经生长因子:促进神经修复,改善放射性脑损伤。
- 维生素B族(B1、B12):辅助神经功能恢复,但需注意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能增加肺癌风险。
4. 自由基清除剂
如依达拉奉、艾地苯醌,可减轻氧化应激损伤,推荐用于急性期。
5. 脑血管扩张剂
如尼莫地平,改善脑血流,减轻缺血缺氧损伤。
6. 免疫调节药物
如贝伐珠单抗,适用于难治性病例,可缩小病灶并改善神经功能,但需警惕出血风险。
注意事项:
- 早期脱离放射环境是基础,同时需结合康复训练(如理疗、语言治疗)。
- 严重损伤(如晚期囊变、坏死)需手术干预(如脑脊液分流术)。
- 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
建议尽快就医,通过影像学检查(MRI/CT)明确损伤程度,制定针对性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