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偏瘫的治疗需要综合多种方法,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一般治疗
-
对症和支持治疗:
- 支持治疗:注意全身情况,稳定生命体征,防止高热,支持血压,纠正代谢紊乱,维持血糖于正常水平,改善血循环。
- 脑水肿治疗:有严重脑水肿或颅内压增高者,可用甘露醇、地塞米松等脱水剂或利尿药。
- 止惊:有严重惊厥发作者,应注射地西泮(安定)或苯巴比妥等药物以控制惊厥。
-
病因治疗:
- 应尽一切可能寻找病因,并及早进行特异治疗,以防止脑缺血的加重并预防以后的复发。
-
其他对症治疗:
- 有脑膜炎者,应及早用抗生素;有外伤性颅内血肿、脑瘤、脑血管畸形者,应请外科会诊;代谢异常引起的脑血栓形成,应纠正代谢紊乱;有心脏、血液、自身免疫性疾病者,应采取相应措施。
药物治疗
-
抗凝剂:
- 蝮蛇抗栓酶(清栓酶):国内用于治疗脑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取得较好疗效。
- 低分子量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在小儿应用渐广,可用于小儿缺血性脑梗死的早期。
-
血管扩张药:
- 川芎嗪、丹参等活血化淤中药:或用罂粟碱。据认为,用右旋糖酐作为扩容剂以稀释血液,增加脑血流量可以减少后遗症。
-
保护脑功能:
- 钙离子通道阻滞药:如尼莫地平,认为可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保护脑细胞。
- 谷氨酸拮抗剂:如犬尿喹啉酸制剂(Kynurenate),可以减少缺血性脑损伤。
- 脑保护剂:如清除自由基的维生素E、苯巴比妥、钠络酮、前列腺素等,其效果尚待进一步研究。
- 脑细胞活化剂:如二磷酸果糖、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喜得镇)、吡拉西坦(脑复康)等。
恢复期治疗
- 按摩、理疗、体疗、运动功能锻炼等康复治疗:病情稳定即应开始,以尽量发挥代偿潜力。瘫痪严重者,应每天做各关节的康复训练。
其他药物
- 尿激酶:可以降解血循环中的纤维蛋白原等物质,发挥溶栓作用,促进血管血液循环,帮助治疗偏瘫。
- 丁苯酞:主要用于轻、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以及康复,能够帮助促进血液流通,促进大脑神经的恢复,达到治疗偏瘫的目的。
- 阿司匹林:主要是能够减少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帮助促进血管血液流通,可以促进偏瘫后恢复。
- 波立维:和阿司匹林功效差不多,其作用都是帮助降低血栓形成,促进血液流动,帮助偏瘫恢复。
- 胞二磷胆碱注射液:主要是通过增加脑血流,促进脑物质代谢改善。对脑梗死后偏瘫恢复有一定作用。
- 银杏叶片:具有活血化瘀,益气通络的功效,可以帮助脑梗所导致的胸痹心痛,中风,半身不遂等症状。
- 脑心通胶囊:具有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的作用,同样可以用于治疗脑梗发作所引起的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眼歪斜等偏瘫症状。
- 甲钴胺片:主要是可以营养神经,促进大脑神经的恢复,帮助大脑协调肢体,改善偏瘫症状。
- 氯唑沙宗片:主要是用于改善肌肉痉挛等问题,缓解偏瘫引起的肌肉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一样主要也是用于抗凝血,可以促进血液流通,一般与阿司匹林合用,能有效改善患者偏瘫患者血流不畅的问题。
以上药物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根据患者具体病症使用,切忌私下用药。同时治疗偏瘫也需要加强营养摄入,做好日常的按摩运动等等,具体可以咨询专业的营养师,帮助恢复治疗。
总结
小儿急性偏瘫的治疗需要综合多种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等。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家长应及时带患儿到正规医院就诊,积极配合治疗,以提高患儿的康复机会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