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束支中隔支传导阻滞(left medial fascicular block,LMFB)是一种心脏电信号传导异常的情况,主要影响左心室的中隔部位。这种传导阻滞通常与器质性心脏病有关,如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等。
症状体征
左束支中隔支传导阻滞本身通常不产生明显的血流动力学障碍,因此临床上常无特异性症状。患者可能会表现出原发病的症状和体征,如:
- 心悸:患者可能会感到心跳加快或不规则。
- 胸闷:患者可能会感到胸部压迫感或不适。
- 气短:患者可能会在体力活动时感到呼吸急促。
- 乏力:患者可能会感到疲倦或虚弱。
在严重的情况下,患者可能出现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等并发症。
病因
左束支中隔支传导阻滞的发生通常提示有器质性心脏病,常见的病因包括:
- 缺血性心脏病:如冠心病,特别是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患者。
- 心肌炎: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炎症。
- 心肌病:包括扩张型心肌病和肥厚型心肌病等。
- 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并发症。
- 乳头肌功能不全:心脏瓣膜病的并发症。
检查
诊断左束支中隔支传导阻滞通常需要进行以下检查:
- 心电图(ECG):显示QRS波群的异常,包括时限增宽、形态异常等。
- 心电向量图:显示QRS环的异常,包括初始向量向左、向前向量显著增大等。
- 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观察心室壁运动情况。
- 动态心电图(Holter):长时间监测患者的心电活动,捕捉阵发性心律失常。
- 心脏MRI:清晰显示心脏结构和心肌组织,评估心脏功能。
治疗
左束支中隔支传导阻滞的治疗主要包括:
- 治疗原发病:针对导致传导阻滞的原发病进行治疗,如冠心病、心肌炎等。
- 改善心肌供血:使用改善心肌供血的药物,如硝酸酯类、抗血小板药物等。
- 营养心肌:使用辅酶Q10、维生素C等药物营养心肌。
- 预防并发症:积极预防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来维持正常的心脏节律。
预后
左束支中隔支传导阻滞的预后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病因、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等。通常情况下,左束支中隔支传导阻滞本身不会导致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但如果合并其他分支阻滞或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病变,预后可能较差。在必要时,可能需要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来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