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后反流性胃炎是胃手术后因胆汁、胰液等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胃内,破坏胃黏膜屏障引发的炎症,典型表现为餐后上腹烧灼痛、胆汁性呕吐,长期可致黏膜糜烂甚至恶变。关键机制是幽门功能丧失,需结合胃镜诊断,治疗以药物联合生活方式调整为主,严重者需手术干预。
-
病因与机制:胃手术后幽门结构改变或功能缺失,胆汁、胰液反流侵蚀胃黏膜,破坏黏液屏障,引发氢离子逆向扩散和黏膜缺血性损伤。溶血卵磷脂等毒性物质进一步加重炎症。
-
典型症状:
- 持续性上腹烧灼痛,进食后加重且抗酸药无效;
- 晨起胆汁性呕吐(呕吐物呈绿色),吐后疼痛不缓解;
- 伴随腹胀、贫血、体重下降,部分患者出现咽喉炎或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
-
诊断要点:
- 胃镜检查可见黏膜充血、糜烂及溃疡;
- 胃-食管闪烁显像检测反流敏感度达90%;
- 需与输入襻综合征鉴别,后者呕吐后症状缓解且呕吐物不含食物。
-
治疗策略:
- 药物:促胃肠动力药(如莫沙必利)、胆盐吸附剂(如消胆胺)、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
- 生活方式:抬高床头、少食多餐、戒烟酒、避免高脂饮食;
- 手术:Roux-en-Y胃空肠吻合术是首选,适用于药物无效或严重并发症者。
-
预后与预防:多数患者经规范治疗可改善症状。术后需长期随访,饮食清淡、控制体重,避免使用损伤胃黏膜的药物(如阿司匹林)。
提示:若术后出现反复上腹痛伴胆汁呕吐,应及时就医评估,避免延误治疗导致黏膜恶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