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物流的温度控制需根据具体商品类型和物流环节进行划分,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一、温度分类标准
-
冷藏运输
-
温度范围 :0℃~25℃
-
适用商品 :鲜蔬菜(叶菜类0℃~3℃,瓜菜类6℃~9℃)、水果(苹果雪梨枣0℃~3℃,柠檬柚子10℃~15℃)、巴氏杀菌奶、蛋液等易腐食品。
-
-
冷冻运输
-
温度范围 :-18℃以下
-
适用商品 :冷冻畜禽肉、水产品、速冻蔬菜、冷冻饮品、冰淇淋等需长期冷冻保存的食品。
-
-
其他特殊温度要求
-
-4℃ :部分冷藏食品(如某些乳制品)的理想保存温度;
-
-50℃ :生物制剂等超冷链食品的保存温度。
-
二、温度控制原则
-
全程监控 :需实时监测温度并记录,确保连续性;
-
分区管理 :冷藏、冷冻区域需独立控制,避免交叉污染;
-
应急处理 :温度异常时需及时报警并采取补救措施。
三、温度记录与追溯
-
记录需纸质归档且电子备份,保存至少2年;
-
运输交接时需共享温度信息,确保可追溯性。
四、常见误区
-
0℃~4℃ :仅适用于部分冷藏食品(如奶油蛋糕),不适用于冷冻食品;
-
高于25℃ :不属于冷链物流范畴。
冷链物流的温度控制需根据商品特性制定,同时需结合信息化管理确保全程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