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斯特曼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朊病毒病,以小脑共济失调、痴呆和脑内淀粉样蛋白沉积为核心特征,病程进展缓慢但致死率100%**。患者通常在中年(43-48岁)发病,平均生存期约5年,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仅能通过支持治疗缓解症状。
-
病因与遗传机制
该病由PRNP基因突变引发,最常见的是102号密码子脯氨酸被亮氨酸替代(P102L突变)。全球仅发现24个家族病例,多为家族遗传,极少数为散发性。朊病毒通过错误折叠的PrPsc蛋白在中枢神经系统聚集,导致神经细胞损伤。 -
典型症状分阶段表现
- 早期:小脑共济失调为主,如步态不稳、下肢麻木疼痛、肌肉萎缩及反射减退。
- 晚期:痴呆症状逐渐显现,伴随构音障碍、失明、耳聋,部分患者出现锥体束或锥体外系症状(如肌阵挛)。
-
诊断难点与病理特征
确诊需脑组织活检或尸检,病理可见淀粉样斑块和神经纤维缠结,免疫染色可区分朊病毒蛋白(PrPsc阳性)与阿尔茨海默病的β-淀粉样蛋白。脑脊液检测14-3-3蛋白或基因测序辅助诊断。 -
治疗与预后
现有治疗仅能对症支持,如改善运动功能或心理干预。疾病不可逆,所有患者最终因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死亡。
提示:若家族中有类似神经系统疾病史,建议进行遗传咨询与基因检测。朊病毒病的传染性极低,但需避免接触污染源(如受感染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