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食品中灰分检验的原始记录模板及注意事项,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而成:
一、食品中灰分检验原始记录表(GB5009.4-2016第一法)
检验项目 | 检测依据 | 检测方法 | 检测仪器及编号 | 检测结果(g/100g) | 备注 |
---|---|---|---|---|---|
样品编号 | 样品名称 | 包装及状态(正常/异常) | 收样日期(年/月/日) | 灰分含量 | 报出值 |
坩埚质量(m₂) | 坩埚和试样质量(m₃) | 灼烧后坩埚和样品质量(m₁) | 结果灰分含量(x₂) | ||
换算系数(m₁′) |
二、关键注意事项
-
样品前处理
-
淀粉类食品需称取2-10g(如马铃薯淀粉、小麦淀粉等5g以上),奶粉约5g;
-
含磷量高的食品需称取2-3g;
-
样品需均匀分布,避免压紧。
-
-
灼烧条件
- 在550℃±25℃下灼烧4小时,直至无烟且恒重。
-
数据记录要求
-
试样中灰分≥10g/100g时,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10g/100g时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平均值的5%。
-
三、示例记录
样品编号 | 样品名称 | 坩埚质量(m₂) | 坩埚和试样质量(m₃) | 灼烧后质量(m₁) | 灰分含量(x₂) | 备注 |
---|---|---|---|---|---|---|
2023001 | 马铃薯粉 | 10.5g | 115.2g | 108.3g | 8.45% | |
2023002 | 奶粉 | 5.0g | 50.3g | 48.1g | 9.62% | |
2023003 | 肉类 | 20.0g | 210.5g | 202.1g | 9.58% | 需低温灼烧 |
四、附:换算系数说明
若灼烧后残渣为粉末状,需加入少量水湿润后再次灼烧至无炭粒,此时m₁′=m₀。
以上模板及说明综合了国家标准及实际操作规范,建议检验人员根据具体食品特性调整取样量,并确保仪器设备校准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