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分支阻滞,医学上称为bifascicular block或双分支传导阻滞,指的是心脏的束支传导系统中,右束支、左前分支、左后分支这三支中的任意两支同时发生传导阻滞。以下是关于双分支阻滞的详细介绍:
-
病因:
- 冠心病是最常见的病因,尤其是当右束支与左前分支同时受累时,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也较高。
- 高血压性心脏病也是常见原因之一,由于主动脉瓣纤维钙化可能影响束支传导。
- 其他病因还包括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如心内膜垫缺损、室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等)、心脏外科手术后的状态(如二尖瓣换瓣术后、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等)。
-
临床表现:
- 双分支阻滞本身可能无明显症状,但当发展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可能会出现晕厥、阿-斯综合征、猝死等严重症状。
- 由于患者多伴有器质性心脏病,因此还可能出现原发病的症状。
-
诊断:
- 主要通过心电图检查来诊断。心电图上会表现出特定的图形变化,如右束支阻滞合并左前分支阻滞时,V1、V2导联会出现rsR′、rSR′、rsr′或M型QRS波,而Ⅰ、V5、V6导联则呈RS型,S波增宽;电轴左偏-45°至-90°;aVL导联呈qR型,Ⅱ、ⅢaVF呈rS型。
- 对于高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心电图上可能表现为一系列的室性逸搏心律,甚至可能出现心室停搏。
总的来说,双分支阻滞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心律失常类型,其治疗和预后取决于具体的病因、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在发现双分支阻滞时,应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