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不良性肝硬化由长期营养缺乏引起,主要病因如下:
- 营养摄入不足:长期蛋白质、维生素 B 族等营养物质摄入不足,会使肝细胞内酶的生成及活性受到影响,引起脂肪肝、肝细胞坏死、变性直至肝硬化。如食物中缺乏含胱氨酸的蛋白质,会导致半胱氨酸及谷胱甘肽来源减少,影响肝细胞内酶的生成和活性,使肝细胞更易受损害。胆碱或合成胆碱所必需的氨基酸严重缺乏,会使脂肪堆积于肝细胞内形成脂肪肝,进而降低肝细胞对有害因素的抵抗力,逐渐发展为肝硬化。
- 营养吸收障碍:一些疾病会限制食物的摄入和吸收,如小肠旁路手术后,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途径改变,影响营养物质的摄取;肠梗阻、慢性肠炎等肠道疾病,会直接影响肠道对营养素的吸收;慢性胰腺炎导致胰酶分泌不足,影响脂肪等营养素的消化和吸收,长期可引发营养不良性肝硬化。
- 营养素消耗过多: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结核病、艾滋病等,会使身体过度消耗营养素,导致营养物质缺乏;长期高强度的运动也可能使营养素消耗过多,若未及时补充,可能影响肝脏正常功能,增加肝硬化发生的风险。
- 其他因素:某些遗传性疾病可能导致肝脏对营养素的代谢异常,使肝脏易受损伤;长期接触某些有毒物质或服用某些药物,也可能损害肝脏,在营养不良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肝硬化的发病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