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食管引起的慢性特异性感染,属于肺外结核的一种,临床相对少见。该病多继发于肺结核、纵隔淋巴结结核或其他部位的结核病灶,主要通过淋巴或血液播散,或邻近器官直接蔓延感染食管。
主要特征:
-
症状表现
- 以吞咽困难(进行性加重)和胸骨后疼痛(吞咽时加剧)为主
- 部分患者伴有低热、盗汗、乏力等结核中毒症状,但早期常缺乏典型表现
- 严重者可出现消化道大出血或完全无法进食
-
病因与高危因素
- 继发于肺结核、淋巴结结核等病灶的直接侵犯或播散
- 免疫功能低下(如糖尿病、器官移植、艾滋病)及原有食管疾病(如反流性食管炎)易诱发感染
-
诊断方法
- 内镜检查结合组织活检是确诊关键,可见黏膜充血、溃疡或肉芽肿
- 影像学检查(食管钡餐、胸部CT)可辅助发现狭窄、充盈缺损或肺部病灶
-
治疗方案
- 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疗程通常需6个月至1年以上
- 严重并发症(如食管狭窄)需内镜下扩张或手术干预
该病症状易与食管癌等疾病混淆,确诊需依赖病理学证据。规范治疗下多数预后良好,但需警惕药物耐药性及长期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