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食管结核的根本原因是结核分枝杆菌侵入食管黏膜。感染途径包括:- 直接蔓延:邻近器官(如咽喉、纵隔淋巴结)的结核病灶直接侵犯食管。
- 血行或淋巴播散:全身性结核感染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累及食管。
- 误吞含菌物质:吞咽被结核杆菌污染的食物或痰液可能引发感染,但食管黏膜的防御能力较强,此类情况较少见。
-
易感因素
以下情况会增加感染风险:- 免疫力低下:如艾滋病、糖尿病、恶性肿瘤放化疗期间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
- 原有食管疾病:反流性食管炎、食管溃疡、狭窄等病变可能破坏黏膜屏障,促进结核杆菌定植。
- 其他因素:食管创伤、手术史、胃酸抑制剂使用可能削弱局部抵抗力。
-
病理机制
结核杆菌感染后,若机体免疫力不足,细菌在食管壁引发慢性特异性炎症,形成肉芽肿并逐渐发展为溃疡或增殖性病变。
提示:食管结核需结合抗结核治疗,且早期诊断可改善预后。高危人群(如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者)应定期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