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胃结块症,也称为小儿胃石症,是指由于摄入某些物质(如柿子、黑枣等)在胃内形成结石或结块,从而影响消化功能的一种疾病。这类病症最明显的症状取决于胃石的种类、位置以及是否引发并发症。
植物性胃石症的症状
植物性胃石症多见于学龄前儿童,尤其是那些有近期或发病前几小时空腹吞食大量黑枣、柿子、山楂等历史的孩子。其典型症状包括:
- 消化不良:这是最常见的表现之一,表现为食欲减退、腹部不适等。
- 恶心与呕吐:孩子可能会频繁出现恶心感,并伴随呕吐现象,呕吐物中可能含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
- 阵发性上腹部疼痛:疼痛可能是间歇性的,且通常位于上腹部区域。
- 便秘:由于胃石阻碍了正常的消化过程,可能导致排便困难。
- 腹部肿块:大约三分之一的患者可以在上腹部触及到形状不规则、质地坚硬的肿块,这些肿块可以移动,并伴有轻微的压痛。
毛发性胃石症的症状
毛发性胃石症则通常发生在有咬嚼自己头发习惯的孩子身上。这种类型的胃石症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 胃肠道功能紊乱:包括上腹部隐痛或不适、腹胀等症状。
- 体重下降和营养不良:长期存在胃石会刺激胃黏膜,导致溃疡的发生,严重时可引起呕血或便血,甚至穿孔导致腹膜炎,进而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 前额部位毛发稀疏:这是毛发性胃石症的一个特殊体征,因为孩子常咬自己的头发,导致前额处头发变得稀少。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症状并非所有患儿都会完全出现,具体表现因个体差异而异。如果怀疑孩子患有胃结块症,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的检查和诊断。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腹部超声检查、X线钡餐检查以及胃镜检查等。通过这些检查,医生能够更准确地判断胃石的位置、大小及其对周围组织的影响,从而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例如,纤维内镜不仅可以用于诊断,还能直接捣碎植物性胃石,帮助其排出。
了解并识别小儿胃结块症的相关症状对于及时诊治至关重要,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饮食习惯及身体状况变化,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寻求专业医疗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