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治疗药物
-
抗血小板药物
如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但妊娠期使用需严格评估出血风险,通常建议小剂量短期应用。 -
抗凝药物
低分子肝素(如依诺肝素)是常用抗凝药,可预防冠状动脉血栓扩展,相对胎儿安全性较高。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 -
血管扩张剂
硝酸甘油可通过舌下含服或静脉滴注扩张冠状动脉,缓解胸痛,但需注意低血压风险及对胎儿的潜在影响。 -
β受体阻滞剂
如美托洛尔,可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功能,但需谨慎调整剂量以避免影响胎儿发育。
二、辅助治疗与注意事项
-
溶栓治疗
若发病时间短(通常在6小时内),可能使用尿激酶等溶栓药物,但需权衡出血风险,尤其妊娠晚期。 -
改善心肌代谢
辅酶Q10等药物可辅助改善心肌能量代谢,但需结合个体情况使用。 -
紧急手术干预
严重病例需行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或搭桥手术,以恢复血流,药物无法替代手术。
三、关键原则
- 个体化治疗:需综合评估孕妇病情、孕周及胎儿状况,避免药物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 多学科协作:需心内科、产科及麻醉科共同制定方案,如必要时需提前终止妊娠以保障母婴安全。
- 长期管理:即使症状缓解,仍需长期随访,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疾病。
四、特别提醒
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服药。妊娠期用药风险高,盲目追求“根治”可能延误治疗时机,危及生命。